刁刘氏的希望全都落空了,眼看着日子一天天过去,刁刘氏的性命也危危可岌,剩下惟一的一点希望,就是皇上“免死”的承诺,君无戏言,得以实现。
但刁刘氏心里明白,皇上对她这个妹妹,打心眼里并不喜欢,所谓的“免死”,也是无奈中说出的一句应付的言语,能起到多大作用呢?不过,刁刘氏还是等来了福音。
一个月后,刑部批复到来,曰:“查青城县犯妇刘氏素娥,虽刁钻淫乱、结党营私、凶残恶毒、罪行累累。
然念早年,曾助官府,平息匪患,有功于国家社稷。
吾皇万岁开恩,特赦其死罪,命青城知县王琰,施以教育及感化后,放归乡里。
今后不得再犯,如若再犯,一并治罪。
”此信一经传出,整个青城的上下官民,一片哗然。
正是:几人惊喜,几人愁,几人愤怒,几人优。
欲知刁刘氏到底能否留得活命?请听下回分解。
第二十回王知县移花接木刁刘氏引渡青城上回书说到,刑部批复赦免了刁刘氏的死罪,一时间,青城县内,众说纷纭。
惊喜者当然是刁刘氏本人及个别残留的余党,在他们看来,只要留得她的性命,就有复辟的可能;愤怒者是青城派的弟子及一些被匪徒迫害过的苦主,他们认为刁刘氏不死,康女侠及死难者的冤仇就没有得报;至于愁和忧的就是青城的广大人民群众,只要刁刘氏人还在,心就不死,随时都有东山再起、卷土重来的可能。
因此,青城上下议论纷纷、人心惶惶。
再说王琰王大人,看过刑部批复,不禁也有几分遗憾。
破获了一起错综复杂、离奇怪异的冤案,剿灭了一股危害地方、涂炭乡里的凶恶匪盗,本是一件功勋卓著、流芳青史的好事,却因刑部的一纸公文,不得了善终,留下了终身的缺憾。
自觉对不起青城的百姓,对不起为国捐躯的康女侠,更对不起自己初为官时立下的“上报国家、下安黎民”的豪壮誓言。
终究,王琰是个正义的青年,有着不泯的良心和一身的正气,又是一个有学问的聪明才子,他要为自己的名声和前程,也要为青城人民的利益,再作最后一博。
王琰猜测:像刁刘氏这样一个搅和得大清帝国一方宝地鸡犬不宁的人物,朝廷决不会姑息,只不过皇上为了“君无戏言”而死要面子罢了。
如果确是这样,我若能替皇上解了这个难题,岂不又是大功一件。
于是决定派出足智多谋的李强,带着几件从刁府搜查来的金银财宝,赶赴京城,上下打点,行使贿赂,打探朝廷内部对刁刘氏这个人物的看法,以备下一步决策的依据。
又过了一个月,李强从京城归来,带回了一个大家意想不到,却在王琰预料之中的信息。
原来,心思慎密、机智灵活的李强,在京城活动期间,通过贿赂,结识了一个内宫的总管太监,从他那里打探得,皇上对刁刘氏的行径也是十分地不满,当年许下“免死”的承诺时,她还只是个七、八岁的孩童,没想到长大后会干出如此丧天害理的勾当,怎奈有言在先,君又无戏言,也就拿她没有办法。
那位太监对李强授意道:“只要不以官府名义出面,不要引起民族纠纷,采用何种方法?除去这刁刘氏,朝廷都不会在意。
如若因此而引发其它事端,定当拿你青城县是问!如何做法?自己定夺,好自为之吧!”其实,这几句话,再明白不过了,就是要王琰不声不响、偷偷摸摸地把刁刘氏暗里私决了,除去皇上的一块心病。
可是对王琰来说,杀刁刘氏并不是目的,而是借杀刁刘氏来泄民愤,以提高自己的声望和威信。
所以秘密处决,对王琰个人来说没有丝毫好处,是不可取的。
而公开处决,又违反了皇上的圣意。
确是一件难办的事。
可是,禁不住王琰的聪明、李强的机智,很快就想出了一个两全齐美的公开处决刁刘氏的方案。
于是请来邱竣少侠商量,准备把刁刘氏交给青城派,以她残害同门师侄为由,清理门户,按青城派戒律,公开处决之!因为武林之中的杀戮,官府从来是不予过问的,所以这样一来,既达到公开处决的目的,又不会怀疑是官府所为。
邱竣一心要给师妹报仇,正对刑部特赦的批复怒火中烧之际,听得王琰计策,正合他意,一拍即成。
遂带着这个方案,回到青城道观,禀明师傅及掌门人。
青城派的众老道们,对于刁刘氏历年来的倒行逆施,也是深恶痛绝的。
但当年她与官府勾结,武林门派又不愿与官府结仇,故只能将她逐出师门,以杜绝人们的指责。
今日形势已然大变,官府要他青城派清理门户,杀灭刁刘氏,正是他们先前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。
再说,依照官府公开处决的授意,即可大张旗鼓,号召天下武林人士,各地百姓民众前来参观,对道观的旅游又是一笔大大的收入,何乐而不为之。
于是欣然同意,即刻开始组织人力,筹备这次处决叛徒的行刑大典。
至此,这个恶贯满盈、却又娇媚艳丽的刁刘氏,也就注定了是一个悲惨的结局。
这是一个芍药开、牡丹放、花红一片,艳阳天、春光好、百鸟声喧的时日。
青城山中,那条崎岖的小道上,车辚辚、马箫箫、行人络绎不绝,都奔向一个去处——青城道观,去参加或观赏一次武林中青城派举办的“雕花”大会,即处决叛徒的大会。
为了这次“雕花”大会,青城派上下已忙了两个多月,先是发出邀请贴,遍请天下武林门派和发布地址: www.kanqita.com 收藏不迷路!